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教育 >

学生迟到,老师没罚站,他干了这样一件出人意料的事

时间:2018-11-16来源:互联网 作者:编辑 点击:
最近,一则新闻引发了众多关注,湖南某地“小学女教师因罚站迟到学生,被家长报警后带入派出所调查7小时。” 最终,这起事件以涉事派出所副所长被给予记大过处分、免去副所长

最近,一则新闻引发了众多关注,湖南某地“小学女教师因罚站迟到学生,被家长报警后带入派出所调查7小时。”

最终,这起事件以涉事派出所副所长被给予记大过处分、免去副所长职务,并调离公安系统为节点而告一段落。

当然,就像各种热点事件,热点新闻在舆论发酵后会不断出现反转一样,这件事也不例外。在一波在声讨派出所副所长滥用公权力,老师的尊严谁来保护的声音之后,又有另外的一种声音出现了。

比如,有这样的评论:《赵副所长正是何老师教出来的“好学生”》,《何老师,你真的不知道你错在哪?》。

这些评论的共同指向是因为学生迟到罚站,本身也是一种权力的滥用。学生只是迟到而已,而且迟到可能情有可原,所以老师不应该滥用惩罚的权力。他们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老师。

这又涉及到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,在学校里教师是否应该拥有惩戒权,什么时候可以行使惩戒权,如何行使惩戒权等等。

关于教师的惩戒权,我的基本观点是:如果能在道理上讲明白,就不用惩戒;如果能在行动上加以引导,就不用惩戒;如果确实有必要实施惩戒,也要以适时适度为基本原则。

【注】图文无关

这则新闻以及后续的舆论发展变化引发了我的一些回忆和思考。

下面记录一下若干年前(具体来说,是2010年冬天,为什么时间过去这么久了,还记得这么清楚,因为为了写这篇文章,搜索相关新闻才确认了时间)我在课堂上遇到学生迟到的情形,当时是如何处理的。

那天,上课已经有十来分钟了,我正在给学生讲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知识,忽然有学生敲门要进来。他迟到了,但没有表示任何歉意,径直走到座位上坐了下来。

这时,我有一点生气,觉得这个学生打乱了课堂的节奏。可是,转念一想,如果我再停下来,狠批他一顿,彻底打乱课堂节奏,显然得不偿失,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
这时灵机一动,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我对学生说,刚刚已经讲完了关于议论文一些基本知识,光说不练假把式,咱们现在就练一练,假如有这样一个题目:“论迟到的好处”,你们会找到什么样的论据来证明呢?

学生听我说完这个题目,哄堂大笑。他们知道我这是把矛头指向了刚刚迟到进来的那位同学。

我眼睛瞅都没瞅刚进来的那位同学,正色对他们说,我一点都没有开玩笑的意思,而是很严肃地出了这么个题目。并且进一步提出限定性要求,就是要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,希望他们能找到一些事实论据来论证这个观点。

我有意识地给了学生一些时间,让他们互相交流讨论,结果是大家都觉得比较为难,不好举例子,找不到合适的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。如果论“迟到的坏处”,例子倒是很容易找,一下子就能找出一大堆来。

但是,我偏偏要他们论“迟到的好处”,这就比较让人犯难了。

既然你们举不出例子,那我来举一些例子吧。你们看看这些例子合适不合适。

这时,作为语文老师,平时生活中读到的听到的一些杂七杂八的看似无用的东西,就开始发酵,就开始起作用了。

例一:

青海玉树地震,因为校舍倒塌,造成了大量的学生伤亡。可是,偏偏有一个福利院的若干个孩子,虽然他们上学的学校校舍倒塌了,但这些孩子却幸免于难。为什么呢?因为地震那天早上,不知道什么原因,他们上学集体迟到了,地震的时候,他们还在路上,还没有到学校呢,所以幸运地逃过一劫。

你们看,迟到是有好处的吧,不但有好处,甚至还能救人一命。

学生大笑起来,他们认为我举一个例子不足以证明问题,需要更多的例子才行。于是,我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。

例二:

波兰总统乘坐专机要到俄罗斯的一座城市参加纪念二战“卡廷森林事件”的一个活动,但很不幸的是飞机失事坠毁,包括总统和总统夫人在内的波兰政府90余名高官全部遇难。事后调查发现,有一个人没有上飞机,这个人是波兰总统办公厅的副主任。原来她因为身体不适,最终因迟到错过了登机,于是也幸运地躲过一劫。

如果说前面举的是小学生的例子,不够著名,那这个波兰总统专机坠毁的例子够著名吧,是不是能证明迟到有好处呢?

中学生写议论文,常常要至少举三个例子,于是我又举了一个例子。

例三:

智利的一处铜矿发生矿难,几十名工人被困在数百米的深井下,虽然经过营救,两个多月后这些工人全部成功脱险。但有一个幸运儿很特别,一名从不迟到的工人,矿难发生那天因为不舒服起来晚了,结果错过了早班的公共汽车,也就没来得及下井,于是他也成功地躲过了矿难。

看看,我不但举了中国的例子,还举了外国的例子,我们常说“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。”虽然没有古,但是我有“今”,这些例子都是今年发生的一些著名事件,而且有“中”也有“外”,这例子够全面吧,能站得住脚吧。我相信,如果细细寻找,找来若干个古代人物因为迟到得到了好处的例子也是不难的。

但经过大家热烈的讨论,发现虽然有这么多看似可以证明“迟到有好处”的例子,但是仍然无法用这些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。

因为我所举的这些例子充满偶然性,偏于极端,不具有典型性,普遍性和代表性,因此不能给观点以有力的支撑。这些充满偶然性的例子,即使罗列再多,也不能改变它们的偶然性这一特质。

再接下来,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,“举例论证”这个看似很常用的方法,本身就值得怀疑,因为即使举出一些看似具有典型性、代表性、普遍性的例子,但是我们只要找到一些或者哪怕一个例外的情况,就能推翻相应的结论。所以话不能说过头儿,观点也不能绝对化。

依据常规经验,我们不太容易论证“迟到的好处”,但也不能就此一口认定“迟到只有坏处没有好处”,因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中,逻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不要轻信尤其是不要偏信一些所谓的例子,哪怕这些例子再著名、再典型都不要轻信,因为只关注例子,不关注逻辑,常常会上当受骗而不自知。

虽然“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”,有时我们可以由局部推知全体,但是更多的时候,我们也要意识到,“管中窥豹”也只能是可见“一斑”而已,要想有更全面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,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材料,还需要更缜密的思维才有可能做到。

整节课我没有对迟到的这位同学有任何的批评和指责,但我相信,我这个灵机一动,这个和课堂讲授内容紧密结合的讨论,一定能引发每位学生的思考。看似是在讨论迟到的好处,但是他们一定更多地认识到了迟到的坏处,一定都会有自己或深或浅的感悟和体会。

当然,是不是这一次“灵机一动”之后就没有学生迟到了呢?不会的,有一些学生该迟到还是会迟到,在必要的时候,我也是该惩罚还是会惩罚。教育不是万能的,活佛摸顶赐福不会立刻显灵,教育也是如此。

不过,有一点我确信无疑,在重视事实和重视逻辑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断熏陶之下,我的学生不会只从感性出发,轻易地相信什么,或者轻易地否定什么,他们会从理性出发,会动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。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。

教育让一个人成长为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个体,某种意义上来说,比什么都重要,不是吗?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文章导航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