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生活 >

陈从周遗文首发:园林分翠话西州

时间:2018-12-05来源:互联网 作者:编辑 点击:
近日,陈从周小女儿陈馨从法国回来,整理父亲材料的时候,发现一篇写于1980年春,从未发表、也未曾在全集和其他著作中收录过的佚文,漫谈1979年冬陈先生旅美时对于西洋发展保护

近日,陈从周小女儿陈馨从法国回来,整理父亲材料的时候,发现一篇写于1980年春,从未发表、也未曾在全集和其他著作中收录过的佚文,漫谈1979年冬陈先生旅美时对于西洋发展保护绿色文化的感悟。陈馨遂将此稿整理出来,交予朝花副刊发表,谨以此文献给陈从周先生诞辰100周年。

文/ 陈从周

去冬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邀我们为它搞一个苏州式的庭院,取名“明轩”,建造在中国馆内,以标志中美两国友谊。匆匆起飞渡过了大西洋,在彼邦看了城市,农村,大学等等,归途又游了瑞士———“花园之国”,其情其景令人难忘。

欧美的绿化,确有其较久长的历史,非成于朝夕,群众有高度的文化与之配合,才有出色的现状。近年来,他们对于我国古典园林,更起了爱慕与欣赏之情,这对发扬我们的园林艺术,提高我们的园林水平,起了鼓舞与鞭策的作用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“明轩”,就是仿照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,适当配合其地形,进行了合理的设计,完全以明代建筑形式出之,使该馆所藏的我国明代家具,有一个极相称而美丽的展览处。这是经过一番周密的研究,才有此合理安排的,这种布置方法,多少可以供我们作为借鉴的。

大都会博物馆中之“明轩”

大都会艺术馆在纽约中央公园之旁,展览馆以中央公园为“借景”,馆内垒石栽花,引景入内,浑然一体,身坐馆内,宛若置身于园林之中,一举两得。但见参观者往往自朝至暮盘桓其间,并非匆匆而过,而是乐于久留,深感其文化生活之需求了。

小时候读法国著名文学家都德的文章,他描写小学教室的窗上,“鸽子在咕咕地叫”。童年每为这种“静中有动”的境界所神往,不意此景在欧美随处得之,清晨老者和小孩们在路旁,园中饲鸽,一群群的鸽子围着他们,在黄叶疏林间,宛若图画。可惜我来已晚,那种茂林繁花的旖旎风光,不曾享受到,池中的水鸟,忘饥似地飘然引还,与人同乐。一次当我走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,突然一只松鼠跳来,竖起了像绒球结成的尾巴,一下子到我身边,逗我寻欢,我为之愣住了,我很怕它一下子逃跑,但它的态度却那样从容,还让我拍照呢!原来这些小动物是遍养在公园与校园内的,与人无猜,大家习以为常。这些园林中的小点缀,虽属琐琐,但是人们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,是不能理解这乃是休息的方式之一。游园不仅是吃喝玩乐而已,而是能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的,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促使人们消除疲劳,进而努力将各人的工作做好,这不是无的放矢的。

明轩

我在欧美之时虽是初冬天气,也刮起过大风,可是我仍感不到有灰沙,路面的高级虽是主要因素,然而隙地铺草,墙阴栽花,土面少了,这也是一个原因。当人们漫步之际,芳草时花俯拾皆是,而群众爱好,大家养护,集腋成裘,对城市面貌的美丽与整洁,确起了大作用。一位诗人曾说过,“房中没有花,便感到无生气”。那么一个城市如没有绿化,没有大树,寂寞似空城,难以久留,当然更谈不到招揽游客了。

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朋友方闻教授,因他认识了该校中文系主任牟复礼教授,他招待我上他家做客。他在中国求过学,夫人是扬州人,他的屋子是一所木结构,绕宅皆种竹,配上牡丹芍药的花坛,一见之下,使我顿起“扬州梦”,不信身在异国了。中国庭院在他们看来是那么雅洁,清静,点缀在乔木成荫的校园内,是多么令人羡慕不已。这一对夫妇真是我国文化在美国的媒介者,他们与我谈得很愉快,并要我画了几幅水墨画,用以装饰他们的室内,说是这样更中国化了,临行挥手,不尽依依。

美国的一些大楼,室内也在搞绿化了,有的高层公寓,它的第一层,往往是一个小庭院,有花,有树,都是人工培植,几乎不知其上有摩天大厦,更有在各层内亦配上一些花木,四季如春。至于屋顶花园,早已是习以为常的处理。乡村小别墅,其昂贵远超城市公寓,有钱的人,用我们乡下有房子来炫耀自己富有。这主要是因为乡村自然条件好,环境美丽,就以普林斯顿大学而论,校园中有山,有湖,有丛树,有花圃,分不出山林还是学校。“旋歌绕绿荫”之句,不再为它们而写,学校是一处潜心读书的地方,适当的环境,宁静的气氛,是应该具备的条件,我国古代的书院,常凿池叠山,有城市山林之概,无非也是这个道理。

欧美的大树,是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标志。在日内瓦湖边的那些古木,虬枝盘空,绿云垂地,都是人们经过几世几代的珍惜、爱护,才有今日的美景。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,我小憩树下,油然生出此感。我想起了泰山普照寺翠盖弥天的古松,苏州结草庵筛月迎风的白皮松。祖国啊!你也有那么美丽动人的古木,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,我们足以自傲,也应该小心着意地维护它。瑞士的树林,即是在私人宅内,砍去一株,亦要得到政府批准,其用意良深。

欧美的住宅,不论城市农村,在那丰富多彩的建筑物上,不论门边、窗上都种上或摆上了花草,其色彩之鲜艳更衬托了房屋之美。“好树须映好楼台”,我开始领会了。它们给居住者以安适,予游者以依恋。城市之美,非仅主管部门之事,要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,对整个城市面貌的美丑都有责任,像日内瓦这样一个风景名城,它不是园林管理处独家经营而成功的。

美国大楼楼顶的绿化

如今我介绍了一些国外的情况,或可小助于怎样来美化城市、农村。我们有悠久的历史,吴风录上记载宋代苏州:“吴闾阎下户,亦饰小山盆岛为玩。”这说明了当时人民的爱好自然,“四人帮”动辄以“封资修”来污蔑我们的园林事业,这是不要文化,不要现代化,将历史引向倒退。 (写于1980年春)

(刊于2018年11月29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·综合版)

这是“朝花时文”第1764期。请直接点右下角“写评论”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。投稿邮箱wbb037@jfdaily.com。 投稿类型:散文随笔,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;当下热点文化现象、热门影视剧评论、热门舞台演出评论、热门长篇小说评论,尤喜针对热点、切中时弊、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;请特别注意:不接受诗歌投稿。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,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“朝花时文”栏目或解放日报“朝花”版。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文章导航
推荐内容